10月14日,李凡老师在《组织行为学》“价值观”章节布置七个学习小组完成“诚信写作·青春答卷”任务,把课堂概念变成可触摸的校园行动。最终,第三组《拒AI代写,守学术初心》与第六组《独立思考,诚信为基》以高票获评最优作品。时值写作季,拟通过学院官网及校园宣传栏广泛传播,形成‘学以致用’的实践闭环。
评选现场
课上各组派代表站上讲台阐释创意、案例与法规来源。为了让“学术诚信”的声音覆盖更广,李凡老师把评选从线下延伸到线上,形成“课上分享+学习通”双通道。通过发布“学术诚信海报评选”任务,所有选课同学匿名投票。通过公平公正的方式选出了第三组《拒AI代写,守学术初心》和第六组《独立思考,诚信为基》两幅作品。
评选现场
“组织行为学讲价值观,常停在抽象定义。我想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:你的价值观能翻译成行为吗?课堂知识能改变周边系统吗?”李凡说,“任务驱动+真实场景+同伴教育,是答案。”
李凡老师表示:“课后会密切关注海报的影响力,收集数据,用实证检验传播效果。也许明年,我们就能用学长学姐的数据告诉下一届——诚信写作,真的有用。”
从课堂任务到校园行动,从七张海报到两轮传播,李凡老师用一次“小作业”撬动“大价值”。当学术诚信被年轻人亲手设计成风景,教育便真正发生了。正如海报上那句手写体:青春可以试错,但学术不能作弊;因为被撤销的不只是学位,更是自己。一门课让学术诚信从文件走进视野,从视野走进价值观,这就是最生动的‘三全育人’。